你的户口、你的城、你的梦原创
2人赞赏了该文章
440次浏览
编辑于2020年04月23日 11:39:00
致敬毕加索《梦》 简七插画师 豆
搜集整理的过程蛮有趣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方面,我会尽力梳理最新政策对我们每个人的当下、未来,有哪些影响;
另一方面, 我也邀请你带着好奇心,一起看看这个与我们每一个人都相关的政策是如何演变的,背后的经济与社会逻辑,都很有意思。
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相亲的时候,媒人的最佳推荐语是「他是吃国家粮的」,意思就是他有城镇户口;
从米铺走出来的买米人,会假装无意地把自己「红本本」放在米堆上,然后挑着担子穿过街道,心里满满都是作为「城里人」的优越感。
这一切,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那时候,甚至有人倾其所有,花好几万托关系「解决户口问题」,为的就是能够招工招干,端上铁饭碗,从此改变命运。
80/90后出生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这个代价,但如果把「城镇户口」换成北京或者上海的户口,也许就会多出几分理解。
说到底,这户口背后代表的,是更低的生活成本和更高的生活收益,是计划经济之下人为赋予的「特权」。
如果追溯户籍最基本的功能,其实是对人口的登记和管理。近年来,恢复户口最原始功能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一方面,我们希望能自由选择心仪的城市,享受平等的居民权利,过上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国家希望让人口自由流动,使得经济配置更有活力和效率,让更多人进入城市安家落户,提高城镇化水平,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2011年, 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也就是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此后,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关于开放落户限制的好消息,以及各大城市上演的「抢人大战」。
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上周我们的讲的《意见》稿,其中提及户籍的部分如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要点1:深化
深化两个字意味着,户籍放宽并不是决策者一夜之间的突发奇想。
事实上,政策的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往往经过了长时间的铺垫或试点,很少会搞突袭。
我国的新型户籍改革从2013年开始,政策的变化,和我国的城镇化目标的推动进程息息相关。
我整理了一些从2014年开始的重要文件。你可以看到,过去的6年间政策变化的脉络:
放宽的城市层级一层层向上,宽松程度越来越高。
从这个趋势看,未来户籍全部放开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最开始的文件目标描述的那样,总有一天,户籍会回归到它本来的作用,就是一个登记管理的功能,而不像现在,被绑定了过多的利益,一户难求。
政策方向是明确的,但落地需要时间,在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但放开的趋势,是不会变的。
所以我们可以保持耐心,期待一下,由于「户籍」造成的地域差异问题,会慢慢取得一种平衡,以达成一个国家、地方政府和个人多赢的局面。
要点2:超大、特大城市
这个对城市的定义,来自2014年10月,这份《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的定义,《通知》明确了把城市的规模按照城区常住人口来划分,分为5类7档:
这个人口数据,基本都能在当地政府公开网站上查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查一查你所在城市或者希望去的城市的规模,比对下政策,可以清晰的看到当下的放宽力度。
要点3: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举个例子,你在A城市工作生活,为A城纳税,属于A城的常住人口,但你的户口在B城。按照文件的方向,A城的政府,是有责任投入资源,来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比如医疗、教育,来满足你在A城的需求的。
简单理解,既希望人能留下,也要求配套的城市服务能更上。
为什么我们的户籍政策,从一开始的严防死守,到现在不断推动、放开呢?
这就和我们上次聊到的,市场化配置有很大关系了。
户籍和房票、学籍、社保医保的绑定,其实是人为设置的人员流动障碍。
如果我们更仔细去看这些政策的变化,你会发现政策放宽受益的主要对象,是大量长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国家希望这些人能够留在自己工作的城市里,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事实上,城镇化的根本定义,就是农民基于稳定的就业从农村进程定居和落户的过程。
想一想,对比起乡村生活,现代的城市生活意味着多少新增的需求?
最大的需求是住房需求,除此之外,对各类生活消费品的需求,以及各类服务的需求也不容小觑。
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突破60%,但是仍有2亿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还没在城镇定居落户,处于流动性居住和就业状态。
以亿为单位的人口,一旦在城市落户定居,能撬动多少交易、订单和就业,背后的潜力不言而喻。
不仅仅是消费,更多人口的聚集,也对产业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互联网行业里,用户的量级对产品的迭代发展意义重大。而像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海量的参与人数。
简单理解,更自由的人口流动,更多农村人口进城定居,意味着更多住房、消费等内需会主动地释放出来,这对于地区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会产生长期有效的力量。
2014年的文件,落在重点引导、发展中小城市,严格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
而2019年,有一个明确的转变,培育发展都市圈,加快放宽大城市、超大城市的户籍门槛。
无论是产业发展、就业机会,还是医疗、教育等条件,大城市对于人口的吸引力都比中小城市强太多了。
富士康的工厂不会选择开在小城镇,而顶尖的医院和学校,也不会首选小城市开分部。
以前来家里做保洁的阿姨说了句大实话,都是一样辛苦,老家的城市里一个月最多只能挣三四千,来上海打工,只要努力,能有多一倍的月薪。
所以,无论三四线城市的户籍如何放开,大城市的落户如何艰难,在更好的机会和资源的吸引下,只要有条件,大家还是愿意往一二线的大城市跑。
即便不去北上广深,能去本省的省会,也是相对小城市更好的选择。
所以着力发展小城市,严控大城市的人口数量和规模,这条路本身和市场方向是有违背的。
决策者在实践中调整了政策方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近几年大城市的放开力度越来越大。05 城镇化2.0:都市圈
但我们也都知道,一个城市的负载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国家现在的一个政策大方向就是:大力发展都市圈,去延伸城市的骨架。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又有利于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2019年2月 《关于培育发展现代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都市的集合。
但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城市聚在一起的概念。一个都市圈,一定会有一个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围1小时通勤范围内的周边城市,是一种老大哥带小弟的模式。
所以,作为核心的城市,首先要有经济实力,要能带得动;
其次,如果要打造一个互相联通、资源共享的有机体,都市圈内部各个城市的交通联通比如地铁、轻轨、高铁等轨道交通需要非常发达。
同一个都市圈内,户籍的概念也会越来越弱化,人口能够没有障碍地互相流通,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福利,也要向外延伸,对周边城市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其实这个是很好理解的,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个核心城市,不论形式上是否划分了都市圈,都会是周边城市居民在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医疗、教育条件时,一个首要选择。
但如果上海的很多优质资源,能够更广阔地向外辐射,比如进行产业分流,在周边城市设立一流医院的分院等,那么反而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对人流起到一个市场化的引导。
城市之间的关联越密切,资源共享越高效,产业分工互相依存,互相之间的壁垒越小,就意味着这个都市圈的延展性越强,活力越大。它作为一个整体,对人口的吸引力也会增强。
说了这么多,这个变化的趋势,和我们有什么具体关系呢?
思考1:关于房价
很多朋友会关心,户籍放开了,更多人涌入核心一二线城市,是不是会推升房价?
近1个月内,重庆、天津、南京、沈阳、青岛、苏州、广州等地的“人才政策”密集出台,对于楼市的促进作用明显。但短期的波动,并不能代表楼市的全貌,所谓的反弹与爆发并未出现。
长期从都市圈的发展来看,可以预期,未来重点都市圈的人口将更加稠密,而一些三四线的小城市,可能会面临人口的逐渐迁出。
总体来说,房价随着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同,而出现更为明显的分化。有产业优势、人均收入较高的城市,房价自然有支撑,反之,则只是暂时性的“虚高”。
很多人选择在外工作赚钱后,回老家购置房产。如果自住的话,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是出于投资的目的,就需要重新考虑评估家乡城市的情况了。如果老家所在的城市是「收缩型城市」(以东北地区最为典型),恐怕房价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思考2:关于城市选择和生活选择
曾经,大家对城市的选择纠结很容易两级分化,要么留在北上广,要么是放弃一二线城市,回老家定居生活,而都市圈的发展趋势,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工作和生活选择。
想象一下,如果能够用相对更低的生活成本,定居在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周边,比如,上海附近的苏州、南京等,这样能同时享受核心城市辐射的各类资源、便捷的交通,何乐而不为呢?
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了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对我们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你不妨结合接下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从居住便利程度、公共服务水平、医疗条件等多个角度,评估下你意向发展的城市。
但是有一点,最好的资源,无论是医疗还是教育,将永远是稀缺的。
这是无论你身在哪里,都不会改变的。
思考3:关于机会
最后,我们把户籍政策搭配城镇化、都市圈一起看,就会发现更多机会的出现。
就拿上海来说,目前户籍政策还是挺严格的。不是不想要人,而是城市承载力,确实接近极限了。
但比起日本95%左右的城镇化率,我国目前60%的城镇化率,还大有空间。而目前越来越多都市圈的概念被提出、推进,就是给了一个“把蛋糕做大”的解题思路:
从经济学上思考都市圈,比如交通再升级,达成城市间可以“日通勤”,都市圈承载力,依然大有提升空间。
在新的户籍改革方向上,特别提到要开展“都市圈城市群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也体现出这一点。
举例来说,一个人在长三角A城市工作,后来又到长三角B城市,那么在B城市落户中,也可以把A城市的居住、缴纳社保等情况考虑进去,两城互认,这样在积分落户方面就会相对降低要求。这样大大缓解了很多人的“落户焦虑”问题,可以在财务安排和个人发展上更自由、更有选择权。
总结一下户籍制度的演变,落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就好像在前方投射了一束光——
过去,城市不得不限人,人口又反过来限制城市发展。而现在的政策,各种不可抗的局限和掣肘越来越少。
如果你想要奋斗,大城市会更友好、更多敞开怀抱;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显得格外的Hard模式,国家在多个层面上转危为机。比如,加速户籍制度的改革---让中国的城市,可以更「大」;只要你愿意躬身入局,机会也许比你想象的更多。
晚上好,我是简七。
上周和大家聊了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很多朋友都留言说,希望能具体讲讲。周末做了些功课,今天先和大家具体聊聊其中的户籍政策放开。
搜集整理的过程蛮有趣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方面,我会尽力梳理最新政策对我们每个人的当下、未来,有哪些影响;
另一方面, 我也邀请你带着好奇心,一起看看这个与我们每一个人都相关的政策是如何演变的,背后的经济与社会逻辑,都很有意思。
那么,我们就开始吧。
01 你是吃「国家粮」的吗?
相亲的时候,媒人的最佳推荐语是「他是吃国家粮的」,意思就是他有城镇户口;
从米铺走出来的买米人,会假装无意地把自己「红本本」放在米堆上,然后挑着担子穿过街道,心里满满都是作为「城里人」的优越感。
这一切,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那时候,甚至有人倾其所有,花好几万托关系「解决户口问题」,为的就是能够招工招干,端上铁饭碗,从此改变命运。
80/90后出生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这个代价,但如果把「城镇户口」换成北京或者上海的户口,也许就会多出几分理解。
说到底,这户口背后代表的,是更低的生活成本和更高的生活收益,是计划经济之下人为赋予的「特权」。
如果追溯户籍最基本的功能,其实是对人口的登记和管理。近年来,恢复户口最原始功能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一方面,我们希望能自由选择心仪的城市,享受平等的居民权利,过上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国家希望让人口自由流动,使得经济配置更有活力和效率,让更多人进入城市安家落户,提高城镇化水平,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
2011年, 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也就是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此后,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关于开放落户限制的好消息,以及各大城市上演的「抢人大战」。
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02 这次户籍改革,有什么不一样?
上周我们的讲的《意见》稿,其中提及户籍的部分如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要点1:深化
深化两个字意味着,户籍放宽并不是决策者一夜之间的突发奇想。
事实上,政策的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往往经过了长时间的铺垫或试点,很少会搞突袭。
我国的新型户籍改革从2013年开始,政策的变化,和我国的城镇化目标的推动进程息息相关。
我整理了一些从2014年开始的重要文件。你可以看到,过去的6年间政策变化的脉络:
放宽的城市层级一层层向上,宽松程度越来越高。
从这个趋势看,未来户籍全部放开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最开始的文件目标描述的那样,总有一天,户籍会回归到它本来的作用,就是一个登记管理的功能,而不像现在,被绑定了过多的利益,一户难求。
政策方向是明确的,但落地需要时间,在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但放开的趋势,是不会变的。
所以我们可以保持耐心,期待一下,由于「户籍」造成的地域差异问题,会慢慢取得一种平衡,以达成一个国家、地方政府和个人多赢的局面。
要点2:超大、特大城市
这个对城市的定义,来自2014年10月,这份《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的定义,《通知》明确了把城市的规模按照城区常住人口来划分,分为5类7档:
这个人口数据,基本都能在当地政府公开网站上查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查一查你所在城市或者希望去的城市的规模,比对下政策,可以清晰的看到当下的放宽力度。
要点3: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举个例子,你在A城市工作生活,为A城纳税,属于A城的常住人口,但你的户口在B城。按照文件的方向,A城的政府,是有责任投入资源,来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比如医疗、教育,来满足你在A城的需求的。
简单理解,既希望人能留下,也要求配套的城市服务能更上。
03 城镇化=释放内需
为什么我们的户籍政策,从一开始的严防死守,到现在不断推动、放开呢?
这就和我们上次聊到的,市场化配置有很大关系了。
户籍和房票、学籍、社保医保的绑定,其实是人为设置的人员流动障碍。
如果我们更仔细去看这些政策的变化,你会发现政策放宽受益的主要对象,是大量长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国家希望这些人能够留在自己工作的城市里,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事实上,城镇化的根本定义,就是农民基于稳定的就业从农村进程定居和落户的过程。
想一想,对比起乡村生活,现代的城市生活意味着多少新增的需求?
最大的需求是住房需求,除此之外,对各类生活消费品的需求,以及各类服务的需求也不容小觑。
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突破60%,但是仍有2亿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还没在城镇定居落户,处于流动性居住和就业状态。
以亿为单位的人口,一旦在城市落户定居,能撬动多少交易、订单和就业,背后的潜力不言而喻。
不仅仅是消费,更多人口的聚集,也对产业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互联网行业里,用户的量级对产品的迭代发展意义重大。而像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海量的参与人数。
简单理解,更自由的人口流动,更多农村人口进城定居,意味着更多住房、消费等内需会主动地释放出来,这对于地区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会产生长期有效的力量。
04 到大城市去
2014年的文件,落在重点引导、发展中小城市,严格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
而2019年,有一个明确的转变,培育发展都市圈,加快放宽大城市、超大城市的户籍门槛。
无论是产业发展、就业机会,还是医疗、教育等条件,大城市对于人口的吸引力都比中小城市强太多了。
富士康的工厂不会选择开在小城镇,而顶尖的医院和学校,也不会首选小城市开分部。
以前来家里做保洁的阿姨说了句大实话,都是一样辛苦,老家的城市里一个月最多只能挣三四千,来上海打工,只要努力,能有多一倍的月薪。
所以,无论三四线城市的户籍如何放开,大城市的落户如何艰难,在更好的机会和资源的吸引下,只要有条件,大家还是愿意往一二线的大城市跑。
即便不去北上广深,能去本省的省会,也是相对小城市更好的选择。
所以着力发展小城市,严控大城市的人口数量和规模,这条路本身和市场方向是有违背的。
决策者在实践中调整了政策方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近几年大城市的放开力度越来越大。
05 城镇化2.0:都市圈
但我们也都知道,一个城市的负载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国家现在的一个政策大方向就是:大力发展都市圈,去延伸城市的骨架。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既有利于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又有利于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增强内生发展动力。---2019年2月 《关于培育发展现代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都市的集合。
但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城市聚在一起的概念。一个都市圈,一定会有一个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围1小时通勤范围内的周边城市,是一种老大哥带小弟的模式。
所以,作为核心的城市,首先要有经济实力,要能带得动;
其次,如果要打造一个互相联通、资源共享的有机体,都市圈内部各个城市的交通联通比如地铁、轻轨、高铁等轨道交通需要非常发达。
同一个都市圈内,户籍的概念也会越来越弱化,人口能够没有障碍地互相流通,中心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福利,也要向外延伸,对周边城市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其实这个是很好理解的,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个核心城市,不论形式上是否划分了都市圈,都会是周边城市居民在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医疗、教育条件时,一个首要选择。
但如果上海的很多优质资源,能够更广阔地向外辐射,比如进行产业分流,在周边城市设立一流医院的分院等,那么反而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对人流起到一个市场化的引导。
城市之间的关联越密切,资源共享越高效,产业分工互相依存,互相之间的壁垒越小,就意味着这个都市圈的延展性越强,活力越大。它作为一个整体,对人口的吸引力也会增强。
目前对都市圈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官方定义,其中一种版本参考:
说了这么多,这个变化的趋势,和我们有什么具体关系呢?
06 几个和我们有关的思考
思考1:关于房价
很多朋友会关心,户籍放开了,更多人涌入核心一二线城市,是不是会推升房价?
近1个月内,重庆、天津、南京、沈阳、青岛、苏州、广州等地的“人才政策”密集出台,对于楼市的促进作用明显。但短期的波动,并不能代表楼市的全貌,所谓的反弹与爆发并未出现。
长期从都市圈的发展来看,可以预期,未来重点都市圈的人口将更加稠密,而一些三四线的小城市,可能会面临人口的逐渐迁出。
总体来说,房价随着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同,而出现更为明显的分化。有产业优势、人均收入较高的城市,房价自然有支撑,反之,则只是暂时性的“虚高”。
很多人选择在外工作赚钱后,回老家购置房产。如果自住的话,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是出于投资的目的,就需要重新考虑评估家乡城市的情况了。如果老家所在的城市是「收缩型城市」(以东北地区最为典型),恐怕房价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思考2:关于城市选择和生活选择
曾经,大家对城市的选择纠结很容易两级分化,要么留在北上广,要么是放弃一二线城市,回老家定居生活,而都市圈的发展趋势,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工作和生活选择。
想象一下,如果能够用相对更低的生活成本,定居在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周边,比如,上海附近的苏州、南京等,这样能同时享受核心城市辐射的各类资源、便捷的交通,何乐而不为呢?
这次疫情,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了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政府公共服务,对我们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你不妨结合接下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从居住便利程度、公共服务水平、医疗条件等多个角度,评估下你意向发展的城市。
但是有一点,最好的资源,无论是医疗还是教育,将永远是稀缺的。
这是无论你身在哪里,都不会改变的。
思考3:关于机会
最后,我们把户籍政策搭配城镇化、都市圈一起看,就会发现更多机会的出现。
就拿上海来说,目前户籍政策还是挺严格的。不是不想要人,而是城市承载力,确实接近极限了。
但比起日本95%左右的城镇化率,我国目前60%的城镇化率,还大有空间。而目前越来越多都市圈的概念被提出、推进,就是给了一个“把蛋糕做大”的解题思路:
从经济学上思考都市圈,比如交通再升级,达成城市间可以“日通勤”,都市圈承载力,依然大有提升空间。
在新的户籍改革方向上,特别提到要开展“都市圈城市群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也体现出这一点。
举例来说,一个人在长三角A城市工作,后来又到长三角B城市,那么在B城市落户中,也可以把A城市的居住、缴纳社保等情况考虑进去,两城互认,这样在积分落户方面就会相对降低要求。这样大大缓解了很多人的“落户焦虑”问题,可以在财务安排和个人发展上更自由、更有选择权。
总结一下户籍制度的演变,落到我们每个人身上,就好像在前方投射了一束光——
过去,城市不得不限人,人口又反过来限制城市发展。而现在的政策,各种不可抗的局限和掣肘越来越少。
如果你想要奋斗,大城市会更友好、更多敞开怀抱;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显得格外的Hard模式,国家在多个层面上转危为机。比如,加速户籍制度的改革---让中国的城市,可以更「大」;只要你愿意躬身入局,机会也许比你想象的更多。
本文首发自简七读财公众号(ID:jane7ducai)。简七读财,深耕理财教育五年
赞 2
2人点赞
还没有人点赞,快来当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打赏
0人打赏
还没有人打赏,快来当第一个打赏的人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