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平安塘沽 转载自 51CTO官微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向一些特定的社会机构提供我们的个人信息,比如购房时会向房地产开发商出具个人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联系电话、住址;在网上求职时,也会向网站录入个人信息等等。
另外,社交软件和购物平台得到快速发展,不少用户在网聊时缺少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在网购时缺少应有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在网上求职时对诈骗分子的要求偏听偏信,导致社交软件号被盗、支付宝登录密码被盗、银行卡被人盗刷。
这些案件的背后,其核心的问题就是个人信息泄露后被犯罪分子非法利用。
那么,犯罪分子是如何得到这些个人信息的呢?
近年来,少数中介“内鬼”将自己掌握的个人信息非法出售,从中谋利。不法分子还会利用非法购买的黑客工具,利用大胆火辣的照片、超级便宜的商品价格、奇闻异事等内容引诱不知真像的人进入钓鱼网站,以窃取个人信息。
犯罪分子在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后,会使用软件测试登录名、密码,以窃取和消费受害人的钱财;或者利用公民信息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的诈骗剧本实施精准诈骗。
我们根据真实的案例,梳理出个人信息泄露的八种途径,提醒大家注意上网安全,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上当受骗。
各类培训机构、中介机构、装修公司在办理业务时都会要求客户留下个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稍有不慎就会被中介机构的“内鬼”非法倒卖。
此外,个人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填写调查问卷、玩测试小游戏、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个人姓名、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遇到这类情况,必须要谨慎。
警方提醒
不要在商场、超市随意留下自己电话等联系方式。
不要贪图小便宜在街头参加一些需要填写真实身份、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的抽奖、竞猜、促销送礼品等活动。
不在不靠谱的中介登记。即便在求职时,也是首先查看求职平台和企业是否正规,然后再根据其要求填写必要 的个人信息。
要谨慎处理自己更换下来的手机。现在手机升级换代速度快,有的人喜欢赶时尚,频繁更换手机,而对载有大量个人信息的旧手机大都采用一删了之的办法处理后,即拿到二手市场变卖,也有的随意送人。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都有上亿部手机被淘汰,二手手机成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有些收购二手手机的商贩,利用这一漏洞“倒卖”个人信息,他们只要利用简单的工具,就能轻而易举地恢复手机里的数据,然后再以几毛钱一条的价格打包出售机主的手机号、通讯录、支付宝账号等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流向市场,个人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警方提醒
在处理旧手机时,首先要将手机存储卡的数据拷贝备份后直接物理销毁。然后是处理手机本机存储的信息,这个可通过反复装满并删除内存、用第三方刷机工具进行一键刷机等方法彻底清除个人信息,从根源上避免个人隐私泄露。总之,旧手机不能随意扔弃,也不能未经处理个人信息就出售或者送人。
许多人在使用社交媒体软件时不注意保护隐私,随意添加不熟悉的好友,有的在聊天时不自觉地说出自己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信息。也有的将上述内容在QQ、微信中进行标注。
还有一些人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火车票、登机牌、出游地、美食,无意中泄露了个人信息。
另外,有的家长在网上发布孩子的图片或文字记录,泄露了孩子的相貌和姓名,而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绑架等。
警方提醒
首先要将加好友的方式设置成验证模式,在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中采用昵称加自己为好友的,一定要询问对方的真实姓名,拒绝添加不明身份的好友。
其次是尽量不在QQ、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中,通过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暴露自己的家庭住址、单位地址、子女情况等信息。
第三,不拉自己的好友进入陌生群,朋友拉自己进入陌生群时也不要参加。在与陌生人聊天时,要特别注意不要轻易说出个人的信息。
网购的繁荣催生了快递业的飞速发展,但很多人在发快递时,忽视对单据妥善保管,而这张小小的快递单上,至少包含了收件人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三项重要的个人信息。
在网上购物时,小件物品商家大都采用塑料袋包装后,由快递公司打印粘贴收件人信息的胶贴,当购买人收到快递拆开包裹后,将包裹封皮也随意扔掉,而封皮的粘贴上就存有大量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家庭地址、电话,有的快递包裹还标注了购买物品的种类、购买时间,以及购买于哪个网物网站等内容。
警方提醒
快递包裹不论大小,每个包裹上都贴有一个粘贴,收件人在收到包裹后,可先行将这个粘贴撕下,或者用黑色油性笔涂抹掉收件人的信息内容,不能随意丢弃,以免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邮寄包裹的单据也要暂时稳妥保存,等对方收到包裹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单据收存保管,或者将单据粉碎处理,切勿乱丢乱放。
在不靠谱的网站购物时,有的商家会用即时通讯工具给客户直接发送支付链接,这个链接会绕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监控,让你直接给他打钱,从而实现诈骗的目的;
也或者利用低价商品做诱饵,诱使消费者扫描植入木马的二维码,从而盗取用户的信息和钱财;犯罪分子还会从网上购买客户资料,以“退款”等为由,诱骗用户提供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信息;有的骗子还制作了以假乱真的“钓鱼网站”,步步设坑,骗取用户重要信息。
警方提醒
网上购物尽量到正规、大型网站,并仔细检查网址,谨防犯罪分子制作的“钓鱼网站”。
不轻易点击、接收、安装不明的软件,不随便点击聊天中对方所发来的链接,除非你知道这个链接是干什么的。
谨慎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必要时,可以对个人账号和密码进行复杂的加密处理。
公民在办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事务时,需要大量使用有效身份证件,为了避免别有用心的人盗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在提供复印件时一定要写明用途。
警方提醒
以身份证为例,无论是申请信用卡,办理房货……,一律要进行签注。身份证复印件签注人写法:“本身份证复印件仅提供XX储蓄所……他用无效……”要用蓝色或者黑色签字笔,部分笔画与身份证的字交叉或接触,每一行后面一定要划上横线,以免被偷加其它文字。
目前,手机网购支付、手机网银、手机理财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而这些都需要网络的稳定支持。少数不法分子则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搭建藏有木马的“钓鱼网站”,在网络后台就能获取用户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有时会通过伪基站发送非法链接,用户在手机上打开链接后即运行了植入木马的恶意程序,手机钱包里的钱会不知不觉地流失,有的甚至劫持支付短信,将银行卡内的钱财洗劫一空。
此外,宾馆、饭店、商场、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通常设有开放的免费WiFi,这些无线网络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不法分子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整个WiFi内的任何用户名和密码,甚至连网银、支付账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都能一并窃取。
警方提醒
首先要尽量不在公众场合使用开放的WIFI上网购物,确需购物支付时,尽量使用流量,以确保支付安全。
其次下载手机应用程序要去正规的应用软件网站,不安装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
第三,要定期做好手机软件的安全防护。
飞机票、火车票、保险单、办理银行业务的单据都常常出现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很多个人重要信息。
银行办理业务的单据、购物小票包含了银行卡号、交易金额等涉及个人财产的重要信息;火车票虽然对涉及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了保密处理,但上面仍有购票者的姓名、出生年份、身份证尾码等内容。上述票据上所含的信息内容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更容易造成损失。
警方提醒
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不能随意丢弃,以免落入不法分子手中。无用的单据可以直接碎掉,或将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涂黑再丢弃。有用的票据要妥善保存,切勿乱丢乱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