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从会计利润到所得税费用的计算过程及填表方法,涉及单体表和合并表的填写逻辑。单体表通过利润总额、税率等因素计算所得税费用,需考虑不同税率影响、非应税收入、不可抵扣费用等。合并表则需在单体表基础上考虑内部交易抵消分录对利润及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文章还强调了递延所得税费用不影响该表,并介绍了快速填写附注和调整格式的后续内容。
上次讲当期所得税的时候,没讲从会计利润到所得税费用的过程,这次单独讲讲。
所得税费用的附注要填像上图那样的表格。如果有当期所得税费用测算表,那就很好填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放进去就行。
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测算过程,先把利润总额调整成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乘以税率。而上面这个表,是先乘税率,再调整。但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大家想要填对这个表,就必须会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测算。如果还不会当期所得税测算的话,看我前面的文章就行。
下面开始逐个项目讲解。
1、利润总额:这个数直接取自利润表的利润总额。
2、按母公司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直接用利润总额×母公司适用税率。
3、子公司适用不同税率的影响:这个只有在合并报表中,母子公司存在不同税率才会出现。因为前面是用母公司税率计算的,子公司的税率和母公司税率不一样,最后的所得税就不一样,所以差额就要填在这里。那么,这个差额怎么计算呢?
子公司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之后,然后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母子公式的税率差。比如子公司应纳税所得额是50万、税率是15%,母公司税率是25%,那么这里就填-5万,因为是减少所得税费用,所以用减号。
4、调整以前期间所得税的影响:这个不常见。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实际交给税局的,可能会跟账上的有差异,汇算清缴一般是在次年的四、五月份了,这时候早就结账了,企业一般不再改去年的帐,也不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是计入当期损益。因为它不是从利润总额中来的,而是从上期来的,所以要在这里体现。
5、非应税收入:比如国债利息收入、居民企业之间的分红、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等。
6、不可抵扣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影响:比如超标的成本费用,如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行政罚款等。
7、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的影响:意思是,以前年度亏损了,但是那时候预计未来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所以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然后,今年突然有屌丝逆袭的趋势,预计未来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了,于是在今年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费用,不是来源于本年的利润总额,而是来源于以前年度的,所以要在这里体现。因为它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费用在贷方,贷方的递延所得税费用要用负号填写。
8、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跟第7项刚好相对,比如本年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或者计提了坏账,但企业预计未来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抵扣,所以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在第2点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时候,是假设它已经抵税了的,已经把所得税考虑进来了,而实际账上并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所以要用正数把它加回来。
9、对于研发支出加计扣除和无形资产加计摊销的所得税影响:比如研发费100万,按75%加计扣除,那就是多扣除75万,然后75万×25% = 187,500.00,用-187,500.00填列,因为加计扣除是减少所得税费用的。
最常见的就是以上这几种情况了。如果大家在实务中,还有其他情况出现的话,就新添加一行,给它取个“项目”名字,然后填它的影响数。
这个表不会出现倒挤,也不会出现“其他”,每一个数都是有来源的,可以做到100%准确。
可能有同学会问,计提坏账准备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影响这个表吗?它可是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会调增)!
计提坏账会影响当期所得税,这个没错,蛋是它不影响这个表,且听小哥细细道来。
假设利润总额1000万,坏账计提了100万,确认了25万递延所得税资产。
那么,在计算第2项的时候,1000万×25%=250万。
首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假设影响纳税调整事项只有坏账这一事项,那么,应纳税所得额=1000万+100万=1100万,当期所得税=1100万×25%=275万。递延所得税费用=100万×25%=25万,因为递延所得税费用在贷方,所以用负数,即-25万。
所得税费用 = 当期所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费用 =275万 - 25万 = 250万。
看见了吧,都是二百五,确认递延所得税不会影响这个表。
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不会影响这个表:
①纳税调整事项影响当期的利润总额。
②该调整事项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费用。
比如加计扣除、免税事项、超标的成本费用、行政罚款等,这些都跟递延所得税费用无关,因为那是永久性差异,所以不符合第②个条件,填会计利润到所得税费用这个表的时候就需要体现出来。
比如上面第7点“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的影响”,以前年度没确认递延所得税,本期确认了,它不满足第①个条件,因为那事项影响的是以前年度的利润总额,而不是当期的利润总额。
还有上面的第8点“本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亏损的影响”,满足了第①点,但是不满足第②点,所以要体现出来。
搞这两个条件出来,是不是越搞越复杂了?其实,学习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就是学习过程,学习它的内在规律;从复杂到简单,就是把规律融入到血液中,从容地运用规律。
从会计利润到所得税费用这张表的出发点是:每一分钱的利润总额都要按照母公司的税率交税。原则上,所有的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都要在这张表做调整,因为它们要么是不能抵扣,要么是不用交税,都是不符合“出发点”的。但是递延所得税费用不用体现。那是因为,就像前面那个例子讲的,它虽然当期所得税费用调增了,但通过递延所得税费用调减了,一增一减,刚好抵消,不影响。
这张表的逻辑,跟现金流量表附表、成本倒轧表挺像的,都是从某个数出发,然后把差异找出来。比如现金流量表附表,它的出发点是,每一块钱的净利润都是现金形成的,如果不符合这个出发点,就要调整。
多琢磨琢磨,挺有意思的。如果觉得用空余时间琢磨它们不值得的话,可以在走路的时候、等公交、坐地铁的时候琢磨。
上面的只是单体而已,那如果是合并的呢?
单体都已经学会了,合并还远吗?
其实,合并的就是把单体的全部填出来,然后考虑内部交易的影响。
如上图,把每一家单体公司的都填好,跟每一家单体公司的所得税费用对上。然后合计起来,再填合并抵消分录影响的净利润和所得税费用。最后得出的数据跟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核对一致。
逻辑是这样的:单体的填对了,内部交易抵消分录也填对了,那么总数就肯定对。有了这个逻辑,合并就不难了。
单体公司前面已经讲过了,只要拿到所得税测算的数据,很快就能填平。在这里就讲讲内部交易抵消分录的影响。
只有内部交易形成了未实现损益才会影响,如果内部交易全对外销售了,就不存在这回事儿了。举个栗子。
比如母公司对子公司销售1200万,成本1000万,到年末,子公司还没对外销售,那么抵消分录是:
借:营业收入 1200万
贷:营业成本 1000万
存货 200万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万
贷:所得税费用 50万
这个抵消分录中,影响利润总额-200万,影响所得税费用 -50万,所以,把-200和-50填到上图表格的抵消分录中就行。
如果全部对外销售了,分录是:
借:营业收入 1200万
贷:营业成本 1200万
这个分录,既不影响利润总额,也不影响所得税费用,所以不用管。
总结一下:
1、单体表:拿到所得税测算表就很容易做,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填。
2、合并表:先把每一个单体表填写正确,再汇总,最后填合并抵消分录对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事儿呢,就是这么个事儿。讲到这里就讲完了。应交税费、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都讲完了。接下来讲怎么快速填写附注,如何在word中调整附注格式,大概明天会出来,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连续三天更新文章了,高产,快赶上女神波多也结衣老师的更新速度了。转发呗,转发是最好的催更剂。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