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父母用电子产品这么难?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ID:liufeinotes),作者:刘言飞语。
我近期受邀参加了知乎举办的“知乎圆桌-安享数字晚年”,回答了几个关于老年人和数字科技关系的问题。本文是其中一篇。
1. 从父母的角度看,是已经越过了接触新鲜事物的阶段
任何在你出生时已经有的技术都稀松平常,不过是世界自然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你15-35岁之间发明的技术都是新颖刺激的革命性产物,你很可能会拿它当职业; 任何在你35岁以后发明的技术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玩意儿。 道格拉斯・亚当斯(英国作家)
大多数父母成长的环境里,接触到的电器顶多也就是家里三件套,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三个电器早期的使用难度实在是太低,无非就是几个按钮操作、坏了靠踢解决。
人都是社会塑造的动物,30岁之前整个人格基本已经塑造完了,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价值观,平时的喜好和习惯,都基本定了型。我爸是60年代出生的,他的老年生活就希望在山林里有个别墅,沏茶养鸟,看天外云卷云舒,不可能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梦想就变成了要通关PS4的所有游戏。但后者可能是我的晚年愿望。
这些价值观、喜好和习惯,造成了父母这辈人天然就会排斥如今的电子产品。说实话,这种排斥不是因为老年人头脑不灵光了、手脚不灵活了,纯粹是内心里,觉得“没意思”。
真觉得有意思,没什么东西是学不会的:
只是,在他们理解里,生活就是可以没有电子产品的,何必去学习接受新的东西呢?这是比较大的心理门槛。
2. 从电子产品生产的角度看,不太考虑老年人群
电子产品尤其互联网产品的迭代其实是一直以照顾最主流人群为目标来做的,什么意思呢?就是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最能接受电子产品的群体,他们是电子产品生产者面向的用户。
智能手机是最有代表性的了。
大家总觉得“年轻人”天然就是智能手机的用户。其实并不是,所有现如今的主流用户,都是培养成长起来的。
看早期 iOS 的画风,为什么要做成拟物?
因为早期所有人在智能手机产品面前,都是一视同仁的“小白”,老年人也好年轻人也好,大家都不太理解手机上的图形示意是什么、代表着什么操作、交互要如何理解。拟物能够相对较好地体现层次感,让用户知道,现实生活里长什么样,在手机里就长什么样。
比如上图中的计算器,左图是旧版本(iOS 6)的,更加写实。
等这些年轻人用户都被教育透了之后,iOS 就变成了更加简洁的风格,学习操作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去掉可能干扰使用的各种复杂阴影,让视觉重点更加集中。
但是,老年人大都没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等老年人开始用上智能手机的时候,他们已经直接到了最新的交互系统里来了,学习成本自然就不是一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这两个原因导致了,我们很难教会父母用电子产品。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ID:liufeinotes),作者:刘言飞语。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产品经理刘飞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7378.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