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提“多策并举”,解决小微企业生存难题迫在眉睫原创
金蝶云社区-曾响铃身份
曾响铃
2人赞赏了该文章 241次浏览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编辑于2020年06月02日 12:21:47

image.png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今年两会期间,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再次成为诸多代表、委员的关注、建言方向。


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局,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2020年两会建议中提出,建立完善全面、互联互通的地方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加大金融扶持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力量,多方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冰山”。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找准着力点。


 

01

 

“三大难点”、“四大门槛”造就小微企业融资难点


自2011年,小微企业的概念被提出以来,伴随而生的就是其生存难题。


毋庸置疑,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对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数据显示,在国内,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且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


但其生存环境,却越发艰难。受经济大环境、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困扰,特别是今年还有疫情袭扰,让小微企业生存困境进一步加剧。


作为国民经济“毛细血管”,小微企业生存难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在诸多困境中,资金问题毫无疑问是其核心所在。


近期,“一行两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在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问题上都提出了不少政策,部分问题得到解决,部分问题有了新变化,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在张近东看来,小微企业在资金上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三大难点”、“四大门槛”。


“三大难点”,主要是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风控;而风控之难,难在有价值信息的获取;信息数据获取之难,难在数据入口分散,孤岛效应难以消除。


image.png


而“四大门槛”,主要是指“机构缺乏、准入标准高、产品门槛、产业协同不足”。


首先,专门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机构还比较缺乏,一方面机构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各机构间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服务管理机制;


其次,针对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门槛偏高,当然这也是受信息获取难,风控难以把握有关,许多小微企业缺乏相应的数据信息,无法达到银行等机构的准入标准;


再者,即便部分小微企业能够达到准入标准,但也有担保、融资成本等多方面的困扰,苛刻的条件,同样会使大量小微企业望而却步;


最后,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问题,应从根源上着手,加强上下游供应链,依托于产业系统效应,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解决其资金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然,保障小微企业资金的难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议题,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与企业特色的,保障小微企业生存率的融资路径才是当务之急。


 

02

 

 

两会热议小微融资话题,张近东建言“多策并举”破难题

 


两会上,张近东提出《多策并举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规划出多维度解决方案,即一方面,应继续推动政策落地,提高执行效力;另一方面,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整合区域内政策机构力量和各方数据,建立完善全面、互联互通的地方小微企业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为金融机构创新小微金融业务模式提供数据支撑。


image.png


具体到执行层面,主要体现在三大方向:


1、政策开路护航小微融资大步而行


近年来,各级政府与机构都有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作用显而易见,包括近期,财政部、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小微企业融资促进政策,涉及货币政策、财税补贴、监管考核、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


但从实践中看,很多政策仍存在落地难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特别在疫情影响下,小微企业生存难题再次凸显,此时维持企业续存的问题是重中之重。


张近东认为,“在疫情影响仍未结束的情况下,对于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可进行系统性的效果后评价,以此来促使政策更好地落地;对于金融机构在疫情期间的表现,也可由各地监管机构启动后评价,对于表现突出的金融机构给予正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金融业务的资源投入力度。”


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政策方面的保驾护航必不可少。


2、多方联动长效机制保障持续畅通


在政策之外,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或者说包括“信息孤岛”在内的各类“孤岛”难以破除,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长期痛点。


例如,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小微企业,需要通过不同的服务机构和管理部门对接,缺乏一个统一的信息集扎口以及对外输出渠道,这就使得小微企业在需要融资需求时,将面临信息不对称、手续繁多、作用范围有限等诸多问题。


张近东看来,这需要建立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的社会共享信息交流平台,由银行机构、财税部门、第三方支付部门等组成,专门负责小微企业融资的数据征信服务和协同政策的梳理整合,发挥政策合力,并保障其长期持续畅通。


只有先打破“孤岛壁垒”,才能让为实现普惠金融提供有效的服务。


3、产业深入加强协同营造发展环境


产业深入则是从本质上补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缺口。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长期存在,一方面单个小微企业能力弱,在没有上下游完整供应链支撑的情况下,面对复杂、繁琐以及高门槛的融资标准难以实现突破;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自身的不确定性,使得各类金融机构所承担的风险大大增加,恶性循环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成顽疾。


针对这个问题,张近东建议“对小微企业而言,税费减免和融资支持等政策建立在正常的订单和营收之上,在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同时,引入产业力量,加强产业链协同,通过数据、资金、人才等环节的打通共享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产业协同合力。”


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建立完善全面政策执行和信息集成的综合体系,为小微金融业务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引入产业力量,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综合扶持。



 

03

 

 

“技术+产业”两手抓,苏宁铺小微企业融资之路

 


可以发现,张近东的两会建言显然是有备而来。联系到近年来苏宁的业务动作,能够看到在“多策并举”的框架之下,苏宁金融、苏宁银行微商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战略布局。


1、“技术力量”做先锋,攻克信息资源不对称


在解决“风控、信息获取、数据入口分散”的问题上,苏宁金融依托金融科技,加速数字化发展,发力“无接触”金融服务。


依托强大的科技优势以及近年来构筑的领先科技平台,苏宁金融畅通线上渠道,扩展智能化服务,深入钻研小微金融场景,构建了苏宁智能微商贷款开放平台,今年1-5月已为数千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过5亿元。


据了解,基于工商信息数据库、苏宁金融会员数据库,苏宁智能微商贷款开放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客户信用画像分析。要知道,仅南京市小微企业信息就已提取了数十万条。通过智能电销,精准推荐正常纳税和开立增值税发票的小微企业,实现全流程线上贷款申请,纯信用、秒授信、零人工。


该平台还为普惠金融场景开放了诸如“星象”智能营销系统、“天衡”贷款审批模型体系、“透镜”智能风控决策引擎、“多普勒”小微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平台、“鸿儒”知识图谱开放平台、“捕逾”智能催收系统等一系列金融科技系统阵列,实现了科技充分赋能,高效解决了传统小微金融信贷业务风险大、成本高、难以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面对各大平台,苏宁银行则通过开放银行平台,向各大合作场景平台如美团、狮桥、零售云等平台场景中植入“微商贷”,协助完成开户、授信、提款、还款等基本操作。针对贷前、贷中、贷后环节,苏宁打造了信用评估体系、风险预警体系以及差异化催收方案,还加上专门面向小微金融的可视化数据经营平台——“观星台”。


这就为各大平台免去了“风控和信息获取”难题,同时也解决了“数据入口分散”的弊病,苏宁银行通过“一揽子”建设,打通了小微企业从贷款到支付的各个环节。


苏宁银行数据显示,基于以上全流程小微金融科技,2019年,微商贷的授信通过率在一些场景上可以达到70%以上,2019年微商贷同比增长470%,目前余额近50亿元,惠及7.1万户小微企业。与此同时,资产质量也控制得很好,苏宁银行2019年不良率仅为0.88%。


2、“产业力量”当靠山,打造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产业力量深入的环节上,苏宁更是显现出其长期关注小微企业金融领域的积累。


通过多年累积,苏宁已逐渐形成,全渠道、全场景的布局优势,加上其智慧供应链的基础,使其已经成为更加开放和能力具象化的综合服务平台。


依托苏宁供应链体系和互联网转型期间积累的技术优势,让苏宁在实现实现零售核心能力和资源的输出的同时,更能游刃有余的赋能行业和社会,针对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点的一套综合解决方案,就是苏宁带头以产业力量深入的体现。


通过发挥苏宁易购、苏宁金融等产业资源、优势,正在构建“商品+服务+场景+金融+科技”的一站式产业链协同解决方案,为小微企业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产业链服务。


显然,结合张近东两会建言,在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问题乃至生存问题的关键档口,苏宁早已“躬身入局”。

 


 

 

04

 

 

总结

 


“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已经成为共识,无论是政策大方向还是市场关注点都在向“小微企业”聚焦,并且以苏宁为代表的企业、机构也在奋力前行,相信金融和科技的结合必将出更多的“化学反应”,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近在眼前。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图标赞 2
2人点赞
还没有人点赞,快来当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图标打赏
0人打赏
还没有人打赏,快来当第一个打赏的人吧!